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币现钞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时间:2024-05-20 18:46:0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69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币现钞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币现钞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2001年11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银发[2001]384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

为方便境内居民个人结汇,现就《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币现钞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1]376号)的具体实施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凡已开办个人外币储蓄且获得外币兑换业务许可的商业银行支行,在具备健全的内控机制和完善的操作规程的条件下,经向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后,可授权下属网点开办个人外币结汇业务。

二、尚不具备外币兑换业务资格但已开办个人外币储蓄业务的支行,如需增开个人外币结汇业务,仍须向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办理。

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开办个人外币结汇业务,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获准开办个人外币储蓄业务;

(二)具备健全的内控机制,包括对柜台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制定严格的业务操作规程;

(三)具备完善的会计制度和统计报告制度;

(四)已获其上级行授权。

四、经营个人外币结汇业务的币种不得超过外币储蓄业务的币种范围。

五、人民银行各地分支行在审批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外币结汇业务时应商外汇局分支局。外汇局分支局应加强对该项业务的日常监管。

六、各外汇指定银行应制定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操作规程,对下属网点开办的个人外币结汇业务进行严格管理。

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春市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


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春市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宜府办发〔2005〕7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宜春市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试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宜春市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方便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申办小额贷款,鼓励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根据南银发[2004]95号文件有关创建信用社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 积极开展创建信用社区试点工作,其中袁州区二个社区,其它县(市)至少一个社区,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第三条 成立创建信用社区工作组,由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成员包括劳动就业局(担保中心)、经办银行(农信社)、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及社区居委会,工商、税务、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为协助单位。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创建信用社区工作,当地人民银行应积极协助指导信用社区的创建工作,每年在社区至少组织一次信用环境建设宣传活动。
第四条 在信用社区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在符合银发[2002]394号和南银发[2004]95号文件有关小额贷款申请条件的前提下,若确实无法提供反担保,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申请免除反担保小额贷款(以下称小额信用贷款)。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五条 创建信用社区工作组工作职责
⑴ 利用各种形式,发挥各方力量做好创建信用社区宣传工作,加强社区居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教育,倡导社区居民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意识。
⑵ 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工作。
第六条 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
⑴ 负责受理小额信用贷款申请,并向贷款申请人详细说明创建信用社区的有关要求,明确贷款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⑵ 对贷款申请人的家庭状况、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指导贷款人填报个人信用评定表。
⑶ 与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共同做好贷款申请人个人信用初评工作,并向小额担保中心及相关经办银行推荐。
⑷ 做好本社区小额信用贷款户的监测服务工作,按月向担保中心和经办银行报送《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跟踪表》。
⑸ 建立本社区小额信用贷款台账,做好贷款发放、收回的登记、核对工作。
⑹ 协助担保中心、经办银行收回到期小额信用贷款;会同有关方面共同制裁不按期归还、恶意拖欠小额信用贷款的借款人。
第七条 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工作职责
⑴ 与社区居委会共同做好小额信用贷款申请人个人信用初评工作,并向小额担保中心及相关经办银行推荐。
⑵ 建立小额信用贷款户个人信用档案,并根据《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跟踪表》及其他信息,定期补充、修改借款人个人信用档案。
⑶ 建立本街道小额信用贷款台账,做好贷款发放、收回的登记、核对工作。
⑷ 协助担保中心、经办银行收回到期小额信用贷款;会同有关方面共同制裁不按期归还、恶意拖欠小额信用贷款的借款人。
第八条 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工作职责
⑴ 会同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对申请人信用状况进行复审,复审合格的,按照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对申请人的贷款申请提供担保。
⑵ 协助经办银行和劳动保障事务所(站)清收到期贷款,告知有关部门对失信违约小额信用贷款人实施制裁。
⑶ 按季提出小额信用贷款财政贴息申请。
第九条 工商、税务部门工作职责
⑴ 加强信用社区内小额信用贷款经营户的登记管理工作,在信用社区内经营的小额信用贷款户在贷款归还前若其经营场所变更、纳税登记变更,必须征得担保中心同意后方可办理。
⑵ 根据信用社区工作组通知,对不按期归还、恶意拖欠小额信用贷款的借款人实施制裁。
第十条 公安部门(户籍管理)工作职责
加强信用社区内小额信用贷款户的户籍管理工作,在信用社区内经营的小额信用贷款户在贷款归还前其户籍迁出本社区,必须征得担保中心同意后方可办理。
第十一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职责
根据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要求,对不按期归还、恶意拖欠小额信用贷款的借款人实施制裁。

第三章 个人信用评定

第十二条 个人信用评定条件及内容
⑴申请人为社区户籍居民,在社区内有固定住所。
⑵申请人经营场所(地址)在社区所在街道,并已在所在街道工商、税务部门办理了有关登记手续,或在劳动保障部门办理了再就业基地和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手续。
⑶申请人遵纪守法意识良好,无违法乱纪行为。
⑷申请人经营状况正常,无偷税漏税、违规经营记录。
⑸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认定申请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⑹经创业指导中心专家考察论证其投资项目有发展前景。
第十三条 各有关部门及社区居民必须如实反映被评定人信用情况,不得弄虚作假、虚报隐瞒。
第十四条 信用评定合格者授予“再就业小额贷款信用社区试点户”称号。
第四章 小额信用贷款发放

第十五条 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信用贷款,按如下程序办理:
⑴ 申请人向社区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站)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证件资料:再就业优惠证、身份证、户口本、工商营业执照、再就业基地或非正规劳动就业组织证书、税务登记证、经营场地证明或租用场地合同。
⑵劳动保障事务所(站)与社区居委会对申请人个人信用状况进行评定,评定合格后向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推荐。
⑶担保中心与经办银行联合对申请人信用状况进行复审,复审合格后,申请人到社区所在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站)签署创建信用社区承诺书,担保中心为其提供贷款担保。
⑷与经办银行(农信社)签订借款合同,领取贷款。

第五章 失信惩罚
第十六条 对于恶意拖欠到期小额信用贷款、影响创建信用社区的借款人,如在限定的时间内未归还贷款的,可以采取以下惩罚措施:
⑴ 告知劳动保障部门,暂停逾期借款人可享受的免费职业介绍、再就业免费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再就业优惠待遇。
⑵告知工商、税务部门,暂停逾期借款人可享受的减免税费优惠政策。
⑶在社区公共场所张贴贷款催收通知书,将贷款人失信违约情况向社区居民公告。
⑷经办银行和担保中心共同运用法律手段,对逾期不还、恶意拖欠小额信用贷款的借款人依法提起诉讼。
⑸其它合法追偿借款措施。
第十七条 信用社区的小额信用贷款不良率达到5%时,应立即停止发放贷款,并取消信用社区和示范户称号。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降低贷款不良率后,方可恢复小额信用贷款业务。

第六章 诚信奖励

第十八条 对创建信用社区工作成效显著,小额信用贷款回收率达到100%的信用社区,给予如下奖励:
⑴ 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
⑵ 按照赣劳社就[2004]39号和宜市劳就[2005]14号文件规定,按贷款回收金额一定比例给予奖励,用于补充社区居委会创建信用社区工作经费。
第十九条 对诚实守信、按期归还小额信用贷款并无其它不良失信行为的经营户,经当地创建信用社区工作组织和经办银行(农信社)评定,授予“再就业小额贷款信用社区模范户”称号,并给予如下方面的优惠和便利:
⑴人民银行和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向有关银行(农信社)推荐申请商业性贷款并享受优惠贷款利率(同等条件下贷款利率下浮10%)。
⑵劳动保障部门将继续为其展期一年进行担保,贷款额度可放宽2—5万元,展期不贴息。
附件:1.社区居民个人信用评定表
2.创建信用社区承诺书
3.小额信用贷款跟踪风险表
4.宜春市再就业信用社区评定标准



农业部关于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通知

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通知

农医发[2010]1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我部制定并颁布了《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以下简称《办法》)。为做好《办法》的贯彻实施,现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办法》实施的重要意义,做好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

(一)全面掌握《办法》的各项规定。《办法》的颁布是落实《动物防疫法》要求,提高养殖、屠宰加工、隔离和无害化处理等场所动物防疫条件水平,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确保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办法》对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审查发放程序以及各类场所的选址、布局、人员、设施设备等作了明确规定,与《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5号,2002年)相比,《办法》既合理界定了现场审查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需要,又吸收借鉴了各地实际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增强了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的可操作性。各级兽医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办法》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办法》各项规定,深刻领会《办法》实质内涵,切实把《办法》各项规定和措施落到实处。

(二)做好《办法》的学习和培训。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尽快开展《办法》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研讨会、组织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尽快使负责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行政相对人都能够准确理解《办法》的实质和内涵,准确把握《办法》的规定要求,不断提高动物防疫条件水平。

(三)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宣传方案,积极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通过印制宣传单、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办法》宣传活动,使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屠宰加工场所、无害化处理场以及隔离场所有关人员了解其法定义务,自觉履行申报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接受监督等义务,提高全社会对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二、以贯彻《办法》为契机,全面推进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

(四)努力做好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动物防疫条件是健康养殖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动物防疫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各地兽医主管部门作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查、发证机关,要全面掌握辖区内各类场所的地理位置、经营者、经营规模范围以及经营起始时间等基本情况,要熟悉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基本情况,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打好基础。要严格按照《办法》要求开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做好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编号、发放、使用的电子记录,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规范各类场所动物防疫条件。

(五)切实规范动物防疫条件审查行为。《办法》对养殖场(养殖小区)、屠宰加工场所、隔离场和无害化处理场所的动物防疫条件做了明确规定。各地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办法》要求,遵循公开、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规范动物防疫条件审查行为,对提出申请的相关场所要派专人到现场,严格审查选址、布局、人员、设施设备以及制度等各方面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场所方可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要制定严格的审查制度,同时坚决杜绝审查过程中吃拿卡要、营私舞弊等违规违纪行为,严禁对不符合条件的场所发证。

(六)加强对动物防疫条件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各类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的动物防疫条件监管是确保其维持动物防疫条件,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按照《办法》规定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要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各类场所的监管,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制度,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变更场址、经营范围、布局、设施设备、制度、单位名称以及负责人,没有按照《办法》规定申请变更或重新申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等情况的,要根据不同情形报告发证机关或依法严肃处理。

(七)做好《办法》过渡期的衔接工作。为确保现有养殖、屠宰加工、隔离以及无害化处理等场所符合《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办法》规定了现有各类场所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过渡期。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各类场所的监督管理,尽快对辖区内各类场所原有《动物防疫合格证》持有情况重新登记,确认原有证明的有效期,制定过渡期工作方案,指导不符合《办法》规定的相关场所改进动物防疫条件,确保2011年5月1日前达到《办法》规定的条件,并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三、加强领导,保障《办法》的顺利实施

(八)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将贯彻实施《办法》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周密安排,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抓好落实。要确保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监督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要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工本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要加大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保障动物防疫条件的监督执法经费,确保《办法》的贯彻实施。要按照《办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对本辖区现行的有关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监督管理的制度、办法等进行梳理,并及时修订。




二〇一〇年三月五日